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在这里读懂会计

已有3726用户贡献34207词条
 会计词吧风险管理吧 — 浏览贴子

 快速回复 共有贴子数1篇   [1]  

1 我在摩根大通做风险管理
我在摩根大通工作了十多年,一直都是从事有关风险管理的业务。对很多人来说,包括我的家人,可能都不太了解风险管理这个概念,或者我每天需要做的具体工作。但是,我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感觉是:感兴趣,感觉可以永远做下去。




  十多年前,我刚从英国剑桥大学读完了三年数学,拿到硕士学位后,想找一份好工作。我从师兄那儿听到有几家美资投行对我们这些学数学的人特别有兴趣。之后,我很幸运,拿到了奖学金,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我的研究工作就是替一些投行进行风险管理的分析。

  一年后的夏天,我到摩根证券香港和新加坡的子公司做了三个月暑期工。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到金融市场里的风险管理。当时我觉得很有趣,更觉得有意义的是,数学在金融市场里大有用途。接下来的这十几年,我在亚洲见到了不少风险管理成功的例子,但是,在报刊上看到的往往都是失败的案例。

  懂得风险就是要懂得市场里大部分的人会怎么想

  不同的人在听到我从事的是风险管理工作之后,有不同的反应。“听起来好像很危险,是不是你们主要为一些有问题的公司做顾问工作?”“我个人可不可以做风险管理?”“我的企业很赚钱,为什么需要风险管理?”“你们管理的是企业的经营风险吗?”

  其实,风险管理并不是一个很神秘的话题,但是对普通人甚至一些企业总裁来说,风险管理却是蛮复杂的东西。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风险就不容易。举个例子,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上升了不少。有些人通过按揭购买了房屋,按揭月供有可能比自己的月收入还要高。这些人明显不懂得风险,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理想生活水平的渴望,或者投机心理太强,以为炒房地产会很快赚钱。老实说,有些人是成功了,但是,成功的应该属少数人。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在于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该离场不玩,更重要的是,他们真地就起身离开了。

  基本上说,有市场机会的地方就有风险。有人说,有风险才有回报。其实,我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在市场里或世界上,不同的人会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市场的定义。例如,世界经济会增长快点还是慢点,石油价格会不会上涨,在不同的时候,市场会用一个不同的眼光去判断这些事情。我们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一些变化,譬如金融市场里的股票指数的变化或者石油价格的变动。看到这些变化之后,我们就会有一种风险的感觉,会觉得波幅越大的东西风险越大,潜在的回报也越高。所以,从某个层面说,懂得风险就是要懂得市场里大部分的人会怎么想。

  怎么管理风险

  懂得了风险,那么怎么管理风险呢?我会说,管理的第一大忌就是不懂得什么该管,什么最好不要管。管理方法不外乎几个。第一,有一个可信的方式,可以让您把风险转移给他人。这种方式,通常会在有法律约束的合约下才可以有效进行。第二,自己把风险去除掉。第三,明白了某类风险之后,找出与这类风险相反的风险来做对冲。

  一百多年前,美国工业革命开始,经济蓬勃发展。一些项目的投资(譬如第一条横贯美国东西的大铁路),由于投资数额太大和预期回报期限太长,银行不能提供这笔投资,也管理不了这个风险,。当时,银行家摩根先生找了一些愿意承担这个风险的投资者,替美国政府发行了第一个长期债券。这里的风险是铁路的信用风险或还款能力,即经济的发展会不会在未来给这条铁路带来收入。银行的管理办法就是干脆不接受这个风险。

  其实,债券市场,甚至整个证券市场,对银行来说,都是对银行贷款进行风险管理的工具。对企业来说,都是融资渠道,也是风险分散的途径。

  回到现在,自从九十年代初,也就是我开始在亚洲金融市场工作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国家和大企业开始到海外发债。亚洲的风险管理业也开始考虑新的问题。第一,债务成本。因为投资者要求的回报比银行贷款的成本高,借债方需要积极控制或降低成本。第二,举债的金额比银行贷款大,风险相对于来说增大了。第三,外汇风险,这在以前是不用考虑的。

  然后,九七年的金融风暴也教很多人懂得了什么是风险管理。可能,也有很多企业还来不及学就倒闭了。我记得当年有很多在亚洲投资的跨国企业,看到一个个亚洲国家的货币都在贬值,当年投下的股本金差不多要输光了。这时候,负责亚洲业务的风险管理人员不顾一切,以很高的代价对冲港币和人民币贬值的风险,把风险转移给一些银行,保住了自己的工作。

  也有一些借了美元债务的发债体比较幸运,由于他们母国的货币贬值,买了他们债券的投资者以为他们还不了钱,为了止损,在很低的价位都愿意把债券卖出。而这些发债体因为在此之前已经做好对冲措施(跟银行进行了外汇掉期),不但能够管理外汇风险,而且还有足够的资金在二手市场买回他们发行的债券,赚了不少钱。

  说到这里,大家就会看到,风险管理这门业务对银行来说很重要。有时候,银行承担不了的一些风险需要找一些比较适合的对手来承担。有时候,重要的客户需要得到帮助,请银行来管理风险。基本上,无论市场好坏、经济增长或衰退,这门业务都有得做,而不像其他的资本融资或兼并收购业务,只在市场好的时候可以做。

  但是,银行要做好这门业务与做好其他的业务一样难,甚至更难。需要几个条件:第一,银行要有好的信用。客户把风险转移给了银行,但如果银行出现问题(譬如倒闭或被罚停牌),就需要提前终止交易,对客户来说还是没有保障。所以,一般来说,银行的信用评级和管理措施都很重要。第二,银行的反应要足够快和足够灵活。客户的风险很多时候是不可以拖延的,需要及时处理;或者风险很独特,需要特殊处理。第三,银行的规模要足够大。通常最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的是盘子极大的资产。如果银行规模太小,也满足不了大客户的需求。第四,银行要足够稳。往往听到一些银行连自己的风险管理都做不好,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亏了很多钱,把相关人员都炒了,这些银行又怎么能替客户管理风险呢?第五,银行要有出色的风险管理人员。可能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一些经验较少的人员为了能够达到了银行老板对业务目标的要求,或想多拿点年底的花红,往往会卖给客户一些自已不懂或客户根本不需要的产品,这些人在这个圈子里都不会有太大的前途。

  风险管理产品种类多不胜数,主要有外汇、利率、债券、股票、商品、信用、基金和指数等。在市场里,凡是能想到的风险都会有,就算今天没有,未来很快也会有,例如通胀率、经济增长率、气温,甚至空气污染指数。

  一般来说,一个新的风险管理产品在银行出现是由几个因素造成的。第一,有市场需求。客户觉得银行来提供这一风险管理产品比他们自己管理要好得多,比较便宜,或比较简单。第二,有监管和法律政策支持。第三,新的风险管理产品有没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要看市场的需求是不是双向的,就是有同样多的买和卖的需求。

  “您跟谁做(交易)谁就留着吧!”

  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市场已经存在了十多年。到现在为止,大部分跟外资银行做的交易都以外币(美元、日元、欧元、英镑)为主。需求主要来自债务风险管理和资产风险管理。能够直接跟外资银行做交易的也只限于一些大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大部分企业和投资者机构都是通过国内银行进行交易,然后这些中资银行再跟外资银行做背对背的对冲交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资银行一般只对中国国有银行的信用有信心,觉得国有银行如果有问题,政府会提供支持,这几年政府对三个国有银行注入资本金就是一个例子。

  近年,有一些中资银行也开始自己做风险管理,直接给客户提供一些比较简单的风险管理产品(例如美元利率掉期)。从去年开始,银监会加强了对风险管理业务的监管,要求在国内所有的中资和外资银行必须申请到衍生产品牌照之后才可以开始或继续进行业务,中国银行业第一次被允许以赚钱为目的从事风险管理交易(以前只能以对冲为目的)。

  2003年底,中国机构跟外资银行签订的风险管理总合约规模有一千一百多亿美元。主要参与这个市场的外资银行有二十到三十家。

  2004年中旬,政府监管机构发文,鼓励企业要积极管理债务风险,同时我们看到政府提前偿还了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美元债务。今年年初,又听到政府和日本协力银行也将在2008年停止双边贷款的协议。这些都会对风险管理行业带来冲击。尤其是,很多外资银行都在想,中国在加入WTO后,一定会逐步开放金融行业,所以普遍在近期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例如购买国内银行的股份。我们看到这其中竞争也非常残酷,可能业务被人家做了,自己的工作也会随之丢掉。最近,有一个国内银行的高管跟我说:“看起来,今年到年底会看到有一些(外资)银行要炒人了。”我想了一想,“那这个由您决定,您跟谁做(交易)谁就留着吧!”他也忍不住笑起来。

  其实,对整个中国的企业界来说,风险管理还没有实实在在地开始。有一些企业采取比较单一的想法,一笔债务作一笔风险管理,方案做好了做坏了可能都不太清楚,可能只是听了一些银行的推销就做了。也有一些企业非常有国际水平,管理人员在国外见过、学过,明白了风险管理的精神,把企业管得好好的,目标清晰,奖罚明确,系统化管理财务预算,明确了企业风险分析、市场产品分析和中台后台的角色。这类企业不多,但他们的经验非常值得其他企业学习。

  除了管理经验以外,国内银行间的人民币风险管理市场还不存在。国内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大部分都是以人民币为主,资金的来源除了有限的股票资金,大部分都是银行贷款,或有一少部分大型企业可以发行债券。因为债务是要定期还款,还有成本考虑,很自然的有再融资风险、利率风险和现金管理风险。由于人民币的风险管理市场不存在,所以,企业要做风险管理,就暂时要靠其他渠道。

  最近我非常荣幸地被邀请参加一家企业的财务年会,谈风险管理问题。在这个会上,我了解到这个企业每年的现金收入有一千亿人民币。现金收入增加一个百分点会推动企业盈利增加百分之三十。可以看出,国内人民币风险管理市场的机会有多大!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各行各业竞争逐步提高,我相信风险管理会越来越重要。做好风险管理不仅仅体现在债务成本减低或收入增加这些马上看到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企业重视风险管理的文化,让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变化更加敏感,增强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的信心。

  近年,我们已看到中国几个大型企业跨国收购的行动,不论是联想收购美国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五矿收购加拿大的NORANDA,或是中海油收购美国的UNOCAL,海尔收购Maytag,中国企业国际化是必然发生的事。而企业要成功实现国际化,风险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

  短期利率的走势要听老格的,长期利率走势还是……

  摩根大通的风险管理业务属于全球性的投资银行业务范畴。客户包括全球《财富》一千强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还有不同国家的政府机构,以及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经理、私人银行、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

  谈到摩根大通,很多行内的人都会觉得这个机构在风险管理的圈子里是比较保守的,或者会觉得我们的风险管理做得比别的银行要好些。其实,在行业里普遍采用的很多风险管理理论,都是我们银行在十多年前研究出来的;很多风险管理软件,都是我们最早设计出来的。

  可能关于我们的丑闻比较少,大家会觉得我们比较保守。没错,我们没有碰到去年的中航油或1998年的广信。但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不了解。不论是从认识客户背景,明白产品的适合性,还是到我们内部中后台对前台的高度要求,都是我们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指导精神。

  在同业之间,很多银行都知道我们是开拓新产品的领导者,都会来找我们“平盘”。在最大的衍生品市场——美国利率市场,我们占了市场交易量的百分之四十,长期利率掉期的交易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国债的交易量。很多客户都会觉得短期利率的走势要听老格——格林斯潘的讲话,长期利率走势还是参考我们银行所披露的一些买卖掉期的客户资料比较好。

  作为一家金融集团,摩根大通是全球第三大(以资产规模为定)。在新兴国家里,我们不跟本地银行竞争(主要因为我们没有零售和商业银行业务),都是以提供国际金融产品为主,在风险管理这方面给同业既保守又领先的感觉。最近为了提高国内金融和监管机构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摩根大通的人员到处参加各种类型的研讨会,讲风险管理问题。国内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所有金融机构的稳健操作,一两家机构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市场带来影响。金融机构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必须不断提高,摩根大通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多年来累积的一些经验。(作者是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作者:飞草    2007/10/9 14:33:20    回复此发言


 共有贴子数1篇   [1]  


 回复:
游客也可发言(记录IP),请遵守视野网站言论规则文明发言
注册用户发主贴获视野积分2分,跟帖1分。
标题:
内容:
验证码: 请在验证码框输入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上海市青浦区蟠龙路200号(201702)    联系技术:021-69768000-68145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01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 版权所有  关于视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版权  视野动态  意见反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