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在这里读懂会计

已有3739用户贡献34232词条

阎光华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南开大学会计系教授,(1922年12月-2012年11月16日)。阎老作为我国老一代知名会计学家之一,其一生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南开大学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班,请前苏联专家授课时,阎光华教授就与后上海财经大学的王松年教授、石成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阎金锷教授、王庆成教授和贺南轩教授、陕西财经学院的杨宗昌教授、的西南财经大学的毛伯林教授、天津财经学院的岳曙耕教授和李明珠教授等,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朱信诚和张郁波教授等同为该班学员。
  早前我(许家林)与阎老并不大熟悉。只是我于1996年到天津财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有两次论文答辩请到了他老人家,才得与老先生相识,并领略了老先生的道德文章。
  第一次,是1996年冬天,李宝震先生生前的弟子刘铁良博士的论文答辩,邀请了他老人家作答辩委员。李老于1993年辞世后,由阎金锷教授接着指导刘铁良博士,其提交答辩的论文是关于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内容。那天的答辩主席是阎达五教授,而答辩委员则有阎光华教授、羡绪门教授、于玉林教授和盖地教授。那天印象最深的是四件事:一是天下着好大好大的雪,真可谓漫天雪花,是我这个南方人所见到白天下的最大的一场雪;二是整个答辩会场上,作为李宝震先生弟子的阎金锷阎光华和羡绪门等教授争相追忆他们的恩师李宝震先生时发自肺胕的感恩之言,以及对李老先生所言“会计是一种意思的表示”的不同诠释时所传递给我们的学术思维;三是轮到阎光华教授提问时,他一下子就博士论文的内容提了十几个问题;四是我首次见到中国会计界名扬北方的“会计三阎”
  第二次,则是1999年5月29日,我们2006级博士论文答辩时,也有幸请到了“会计三阎”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但因那次我们参加答辩人数共有5人,即分为两组。我与田昆儒、傅建设这组的答辩主席为阎达五教授,委员有盖地教授、刘志远教授、韩传模教授和张翠荷教授;而马晓芳和许江波的那组答辩主席为阎金锷教授,委员为阎光华教授、翟文莹教授、吉全贵教授和王晓玮教授。答辩前,我因送答辩的博士论文到阎光华老师家,得以与阎老有一当面交流的机会并聆听教诲,但未有机会接受阎老对论文的直接指点。
  1999年博士毕业后,就再没有机会能够见到阎老。不想他老人家却在几天前溘然辞世。得此消息,散记上面点滴,并搜集相关信息,做成此篇博文,是为表达后学缅怀之情。
  想想才十仅多年时间,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活跃于中国会计研究前沿、为推动中国会计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名扬中国会计学界的北方“会计三阎”已先后辞世。至为唏嘘,深为惋惜!

词条标签

词条贡献人

本词条被0个词条引用

本词条被阅读11453

对阎光华了解的人

0人 

我了解

对阎光华有兴趣的人

0人 

我想了解

阎光华词吧

旧评论(此处已关闭评论功能):
共有主题数0个,贴子数0篇 游客也可发言(记录IP),请遵守视野网站言论规则文明发言
点击/回复 主题 作者 回复
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上海市青浦区蟠龙路200号(201702)    联系技术:021-69768000-68145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01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 版权所有  关于视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版权  视野动态  意见反馈
X